槽罐车运输的安全规范

2025-08-13

  槽罐车运输需严格遵守涵盖车辆安全、设备要求、装卸规范及运输管理的安全规范,具体如下:
  一、车辆安全标准
  基础安全要求
  车辆需符合国家标准 GB7258《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》,技术状况需达到 JT/T198 规定的标准。
  标志标识需严格遵循 B13392《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》,包括危险品警示牌、反光带等。
  排气管需安装 隔热和熄灭火星装置,并配备符合 JT230 标准的导静电橡胶拖地带,同时安装切断总电源和隔离电火花装置(驾驶室内操作)。
  罐体与容器要求
  罐体需由专业企业定点生产,经严格检测并持有 质检部门颁发的“容器检测证书”和“检验合格证”。
  罐体需密封严密,能承受正常运输条件下的内外部压力及冲击力,防止渗漏。
  罐体需定期测厚检查,改装液体时需清洗并安全处理,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。
  罐体需安装静电导除装置,金属管路与罐体间电阻 ≤5Ω,并喷涂静电接地的标志。
  车身与防护设施
  车厢底板需平整完好,周围栏板牢固,运输易燃易爆货物时需使用木质底板等防护衬垫。
  罐体两侧及后部需粘贴橙色反光带、反光标志及安全告示牌,车辆标识需与运输货物匹配。
  罐体顶部需设置防滑操作平台及高度 ≥0.9m 的可折叠防护栏,固定登顶扶梯需安装在前封头或设计方便上扶梯的走台。
  二、设备与配件要求
  消防器材
  车辆需配备 2个4KG以上干粉灭火器,驾驶室内需配备 1个不小于1KG的灭火器,且需定期检查确保完好有效。
  应急装置
  罐体紧急切断阀控制按钮需安装在车尾易于操作的位置,非装卸作业时处于闭合状态,按钮旁需有紧急切断文字标识。
  运输高度和严重危害毒性介质时,需增设紧急堵漏装置。
  监控系统
  车辆需安装车载卫星定位、视频监控及主动安全防御系统,确保设备完好且运行正常。
  三、装卸作业规范
  作业前准备
  车辆需按规定位置停车,使用手闸制动并熄灭引擎,停车有滑动可能时需加固定块。
  作业现场需严禁烟火,不得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和用品。
  需接好安全地线,确保管道和管接头连接牢靠并排尽空气。
  操作人员需检查阀门、压力表等附件的灵敏度和可靠性,确认罐内有规定余压(若无余压需化验含氧量 ≤2%)。
  作业中操作
  操作人员和押运员不得离开现场,不得随意启动车辆。
  充装量不得超过设计允许的Z大充装量,需严格使用地磅、液位计或流量计计量。
  卸车时不得使用空气加压或可能引起罐内温度迅速升高的方法,卸液后需保留规定余压。
  作业后检查
  卸液完毕后需立即关闭紧急切断阀、气液相阀门等。
  需清理卸料导管和支撑架,确保阀门关闭严密。
  四、运输管理要求
  路线与速度控制
  需选择平坦路线,避免颠簸导致事故。
  运输中需保持中速行驶,减少紧急制动,防止液体晃动产生静电。
  货物与包装管理
  危险货物需使用高质量包装材料,具备抗挤压性能,不同包装材料需分类储存。
  罐体需标明货物信息,车身需喷涂放大 牌号。
  人员与培训要求
  驾驶员和操作人员需定期接受安全培训,熟悉安全驾驶、装卸操作及应急处理流程。
  装卸人员需穿戴安全鞋、耐化学手套、警示背心等防护装备。
  日常检查与维护
  需定期检查车辆转向、制动、灯光、轮胎等部件,确保无损伤且花纹深度符合标准(转向轮 ≥3.2mm,其余轮胎 ≥1.6mm)。
  需检查挡泥板、轮毂、螺栓等部件是否完好,同一轴上轮胎规格和花纹需一致。
  需检查罐体无渗漏、裂纹、锈蚀和变形,安全标志齐全。

分享到